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药品,应当按规定及时召回。
去年10月,CureVac与礼来达成了总额高达17.95亿美元的合作,开发多至5种癌症疫苗。财报显示,Alnylam公司今年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合作。
近日,国外生物技术网站GEN发布了2018年十大RNA疗法公司榜单,包括五家上市公司和五家非上市公司Moderna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mRNA技术平台开发以及进一步推动其21个候选药物的发现、临床开发以及生产能力建设。6月,Translate Bio(去年从RaNa Therapeutics更名)完成了自己的小型IPO,募资约1.134亿美元。Akcea Therapeutics收入:5520.9万美元(2017年)。尽管当天Moderna股价下跌4.4美元并收于18.6美元,但该公司仍通过出售2630万股本筹集了6.043亿美元。
今年5月,CureVac宣布将扩大其在波士顿的金融和科学业务,同时保留其在德国图宾根的全球总部和制造设施。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收入:3140.8万美元(截止2017年9月30日财政年度)。FDA 局长Scott Gottlieb博士表示,FDA致力于推进细胞再生医学领域。
这些诊所的名字目前尚未公布。一家是位于佛罗里达州Sunrise的US Stem CellClinic LLC,该诊所通过患者的眼睛内注射干细胞,导致三名患者失明。我们正在实施新的政策,以提高安全开发这些有前途的新技术的效率。一名患者因血液感染、脊髓脓肿和其他脊柱问题住院58天。
截至目前,美国已涌现出数百家诊所,提供据称含有干细胞的治疗方法,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关节炎、眼疾、帕金森氏症和肺病等。我们今年将进驻和检查更多的干细胞操作公司。
与此同时,当我们看到公司绕过安全措施,将病人置于危险境地时,我们也将更多的资源放在执法上。所谓的干细胞治疗,即利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让这些种子细胞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参与细胞替代和组织再生。在一封落款日期为11月29日的信中,FDA致函Genetech的总裁,称公司的回应并没有纠正已经发现的诸多问题。实际上,今年6月,FDA已经对Genetech进行了检查,并认定该公司的产品不具备所需的许可证或新药申请。
12月20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研究人员在网上也发布了描述了这些病例的详细报告,报告写道,这项调查突显了未经批准和未经证实的干细胞疗法对患者的严重潜在风险。FDA警告称,如果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在没有进一步通知的情况下采取监管行动,包括发布禁令或没收其产品。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目前诸多医学难题的希望。FDA曾给三年过渡期,让相关诊所遵守规定,并表示在这段时间内,将使用执法裁量权。
不幸的是,类似这种公司太多了。数百家诊所宣称提供干细胞治疗FDA在发布的信息中表示,已同时致函20家提供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的诊所,警告他们此类产品通常由FDA监管,并希望这些诊所在2020年11月之前主动联系联邦监管机构,届时执法力度将加大。
这些疗法在市场上被宣传为具有疗效甚至能治愈疾病,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有效或安全。12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官网发布新闻称,12名患者在接受据称是脐带血干细胞的注射后病情严重。
FDA的检查员列出了一份问题书面清单,Genetech在8月做出了回应。此举主要是给干细胞行业一些回旋余地,但对损害患者利益的诊所要坚决打击,FDA不打算对那些可能对患者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产品行使这种执法裁量权对于企业还要求充分规划和调查药物的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以及上市后的市场可行性。尽管抢得首仿之后会有诸多好处,但能抢到首仿却十足不易,其不仅需要提前规划,投入也比一般仿制药要多,并且随时会有原研药的诉讼风险。掘金海外,还是曲线救国?据E药经理人统计,截至2018年12月24日,以人福、华海、东阳光药、恒瑞、南通联亚等为代表的中国制药企业,共计在美国取得77个ANDA批文,共涉及到19家企业。作为在海外市场打造已经颇为成熟且有稳定产品流的公司,华海药企近年来ANDA获批数量已经进入井喷期,并且成为美国仿制药市场的重要供应商之一,但通过优先审评通道回归国内市场,也是目前华海已经成功打通的一条路,其已经有6个品种进入国内拟优先审评药品目录,获批后即可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
恒瑞医药公告显示,其在地氟烷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3020万元人民币。近几年来,这几家公司基本上已实现了持续的ANDA文号流,并且每年的数量基本稳定。
总而言之,2018年是中国制药企业在美的仿制药批文收获年,并且这一趋势将会继续持续下去。2、首仿药再现与反哺国内市场2018年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已经几年未曾出现的ANDA首仿药再次出现。
因此即便是通过申报ANDA回国转报一致性评价,也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结果。2017年全年,由中国制药企业在美申报成功的正式ANDA批文是31个,共涉及8家公司。
而2018年,东阳光药则突然爆发,从5月份到12月份,接连斩获12个ANDA文号。这就使得国内企业在美国申报ANDA继而转报国内一致性评价,成为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并且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沿着这样一条路径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在品种的布局上,其往往选择的也是开发难度较高、市场空间较大的高质量品种。而在2012年至2015年的几年时间中,中国制药企业每年拿下的ANDA数一直在11个到13个不等,涉及的公司则仅有5、6家,并且每年都是那几个熟面孔。
2016年9月14日,原CFDA发布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解读专门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解释。一方面,老玩家依然存在,代表性的仍然是人福药业、华海药业、石药欧意、恒瑞医药、南通联亚等几家中坚力量。
在所有申报美国ANDA的企业中,恒瑞是其中的一类代表。今年获批ANDA的也有此品种,但资料显示,2016年后启动BE研究但未以新分类申报上市或一致性评价的厂家超过50家,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厂家有5家,而正在申报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多达15家。
近几年来,其申报品种逐渐向高壁垒高收益转型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二则是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获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
但与此同时,并非所有企业申报ANDA都是真正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借助政策的优势,拿到FDA的认证,转而反哺国内市场是一个更为现实与普遍的道路。而2018年截至12月24日FDA一共批准的ANDA文号则是790个。如果将今年的战绩同往年进行一下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其中差别。具体到恒瑞的首仿品种,由于地氟烷属于吸入制剂,需要原料和装置捆绑申请,因此开发难度很大,在美国市场也仅有百特的原研产品在1992年获批上市销售,仿制厂家极少。
从申报企业来看,今年也是颇为热闹。而其背后,一方面当然是本土企业对于挖掘国外市场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曲线救国的想法在其中,尤其是一致性评价对于欧美共线产品的认可,使这一途径的效果已正式显现出来。
一是在中国境内用同一条生产线上市并在欧盟、美国或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2017年人福医药获批的品种是有三个,而今年则是以13个品种获批排在所有公司首位。
但是,对于各家企业来说,通过美国ANDA究竟有多大意义,以及自己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做这项工作,或许答案各不相同。而另一方面,新入局公司的表现同样颇为亮眼。
顶: 4踩: 146
评论专区